科研不能拿来主义,自研才能成功脱困
科研不能拿来主义,自研才能成功脱困 最近一直在说“鸿蒙”“麒麟”“华为”,为什么这几个话题这么热呢?小编也不认为买华为就是爱国,不买华为就...
最近一直在说“鸿蒙”“麒麟”“华为”,为什么这几个话题这么热呢?小编也不认为买华为就是爱国,不买华为就是不爱国,每个品牌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,都有被选择的权利。只是华为在一些根本的企业文化里,映射出一种民族的精神,能够激发很多人的共鸣。
华为因为有自研芯片“麒麟”,又自研了“鸿蒙”,无一不让国人振奋,而在这背后做了多少努力,只有华为人知道!直至今日,说起处理器,谁也知道英特尔、AMD、高通、联发科,海思还真的没这些牌子的知名度高;而Windows、Linux、Mac OS、iOS、安卓的圈子里,鸿蒙又是“新人”。既然有现成的,为什么还要自己研发呢?
相比研发来讲,买来的话省时省力又省钱。但如果不研发,无异于“温水煮青蛙”,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。上世纪初,国内盗版Windows横行,比尔盖茨却视若无睹,任凭盗版Windows抢占了正版的市场。习惯了免费的用户认为这是用别人做出来方便自己的,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,Windows占据了几乎全部的计算机市场,国内的自研欲望和能力降低,所以,
我们目前正在追赶的核心科研有芯片、操作系统和云计算。这三驾马车是中国数字化科技发展的基石,也是我们必须自己牢牢掌握的技术。华为的海思,现在只限于研发,而无法开展硬件业务。这意味着,华为在没有相关收入的同时继续维持着各项研发投入,仅工资一项就要最少支出49亿。而对于华为来说,这是未来实现“弯道超车”的必要投入!
阿里达摩院投资云计算,3年说要投入1000亿,阿里云扶持了11年之久,直到第12年才开始盈利,自研操作系统飞天,还吃掉了谷歌云、甲骨文的市场份额;再说到计算机芯片,2001年成立龙芯课题组,开始研发自己的CPU,2002年“龙芯1号”研制成功,相当于因特尔586的水准,2005年,“龙芯2号”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发布会。2010年成立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,十年后的2020年,龙芯中科推出了龙芯3A5000,使用的是12/14nm工艺。20年时间,我们自己的计算机处理器也可以应用到工作生活中了。
在代工厂上,我们还没有办法达到相应的配套水准,但是正因为由此带来的压力,国内的半导体公司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。并且由于国内28纳米芯片能够自给自足,(现今28纳米即可满足大部分电子设备的需求)导致外国企业想进入国内的28纳米芯片市场是很困难了。没有了28纳米芯片市场,其在高端技术研发的投入上,也会相应缩减,所以国内芯片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时代。
由于谷歌对APP分发的缩紧,鸿蒙将不会兼容8月后上传的安卓应用,那么,鸿蒙应用将迅速发展起来。短短一个月,已经有3000万用户升级鸿蒙,按照计划,年底实现3.6亿设备的升级,而后,鸿蒙将发布3.0版本。现今鸿蒙是为了让用户减少学习成本,来适应安卓到鸿蒙的过渡,3.0的版本将突出鸿蒙的特性,更为人性化的逻辑,与安卓区分开来,正式进行比拼。
长夜漫漫,而黎明将至,现在轮到了芯片半导体,轮到了尖端信息技术,我们不能松懈。希望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才,投入到自研中来,真正地让中国科技奔腾不息。